中国是个人情社会,熟人好办事,哪怕是混个脸熟在有求于人时也是得天独厚的优势。因此,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,大量的金钱来维持自己浩大的面子工程。但在这过程中,人情消费透支自己的腰包,成为一种负担的现实却让人们颇感苦恼。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,多数人每年在人情消费上花费1000元—6000元之间(64.4%),但超过6000元的也占到近两成(19.1%)。53.2%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负担重。
【标准表述】
[深入分析]
鸿途教育专家认为,中国是礼仪之邦,礼尚往来本是一种美好的传统文化,《礼记》云:“夫礼者,自卑而尊人”,“礼尚往来,往而不来,非礼也;来而不往,亦非礼也”,借助人情消费,传达出感恩、敬重、沟通、和谐。可是,当人情消费成了奢侈消费,就变成了一种人情“面子工程”、“形象工程”,不仅加重了经济负担,滋生了不良动机和腐败,更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污染。 其危害具体来说:
首先,大大加重了村民的负担。礼金从数年前的30元、50元,涨到现在的数百元、上千元,礼金涨幅显然大大超出了村民收入增长水平,让不少村民戴上了礼尚往来的枷锁。
其次,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浪费。鸿途随着礼金攀升,招待酒席的标准也水涨船高。大吃大喝往往还伴随不少“剩宴”,这与我国国情和村民的收入水平都极不相称。
最后,礼金攀升还使正常的人情交往世俗化,亲友乡邻间矛盾增多。宴请和往来本是交流感情的机会,而礼金的掺和却扭曲了不少亲情友情——礼金给送少了、对方喜事办得太多了,难免会有人觉得“吃了亏”。于是有些“吃了亏”的村民挖空心思、翻新花样操办喜事。村民的负担不断加重,矛盾更成了解不开的结。
[措施]
鸿途教育专家指出,遏制人情消费一是要进一步严肃党风政纪,狠刹“腐败式”人情往来。党政部门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,切实减少请吃、拜访等活动,率先垂范。进一步完善公务人员婚丧嫁娶规模申报等规章制度,加大对相关行为的监督、检查力度,特别是要加大对大操大办、借机敛财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并向社会公布,起到警示作用。
二是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培育一些类似红白理事会的社会组织,增强“自组织”对群众人情消费的约束和教化。明确红白喜事可以操办,什么不能办,大家要定个规矩;礼金的标准要定个上限。这样的规矩让大家都省钱、省事、省心,不难操作,也会赢得村民的支持。
三是要有效遏制“人情消费”的不断上涨,就应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,包括倡导移风易俗、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订立相关守则公约等。以健康的风气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引领,让人们从人情消费的“枷锁”中解放出来,积极营造清新的社会新风尚,让人情消费回归理性、让免礼节费的人情节俭成为新时尚。